滕張佳音
在這新世紀的首次婦女節裡,我呼籲姊妹們與我一同為自己是女性而感恩,因為……
聖經重視女性地位
神視女性為祂盟約的一分子。在舊約的族長時期,女性也可以與男性一同參與敬拜、一同聆聽律法(申卅一12 )。神又興起傳講祂話語的女先知米利暗(出十五20)、底波拉(士四4)、戶勒大(王下廿二14);無論男女均可許願作拿細耳人(民六1)。箴言卅一章備受稱讚的才德婦人活現在路得、哈拿、亞比該、以斯帖等人身上。約珥先知預言末後的日子,神要不分性別地將祂的靈澆灌在祂的僕人使女身上(珥二28~29 )。
在新約中女性可以作教會創辦人如腓立比教會的呂底亞(徒十六40)、作女使徒如猶尼亞(羅十六7)、作女執事如非比(羅十六1)、作女講員如傳福音腓利的四個女兒(徒廿一9)、作女教師如百基拉(徒十八26)、作女同工如友阿爹與循都基(腓四2~3)、作女門徒如多加(徒九36),及一大群備受稱讚的女性,如願意以童女之身懷孕產子的耶穌母親馬利亞(路一38)、獻香膏的伯大尼馬利亞(約十二3)、首個見主復活顯現的抹大拉馬利亞(約廿11~18 )、以自己財物供給耶穌及門徒傳道需用的約亞拿、蘇撒拿等婦女(路八1~3 )、並羅馬教會中的馬利亞、土非拿氏、土富撒氏、彼息氏、魯孚的母親、猶利亞及其妹妹等一班為主多受勞苦的姊妹(羅十六6~15)。
今日世界女性抬頭
一九九八年榮獲諾貝爾經濟學殊榮的首位亞洲人阿默爾特耶森(Amartya Sen),認為要解決世界的人口、貧窮、饑荒等問題,必先重新正視背後所涉及人類平等的道德基礎問題,故此他是積極倡導女性自主權及生育選擇權者。踏入新世紀,有如未來學者紛紛的預告,這是個女性抬頭的世紀。單就風起雲湧的世界政壇而論,女性當上國家元首的日漸加增,如菲律賓的阿羅約、芬蘭的哈洛寧、孟加拉的哈西娜、還有印尼的副元首梅嘉雅蒂、台灣的呂秀蓮、隨時伺機而起的緬甸民權領袖昂山素姬、回教國家女領袖前巴基斯坦總理貝娜齊爾等。在香港這彈丸之地,女性高官更是比比皆是,而香港政府更於今年二月初特委任婦女事務委員會主席,以加強拓展本地婦女的視野及空間,預計未來婦女地位更會不斷被提升。
華人教會中姊妹前景光明
華人教會也如西方教會一般,在參與普世宣教大業上,積極差出姊妹作宣教士,無論是東西方的教會,姊妹往往佔三分二的宣教人力,故此女性在宣教事工上的貢獻是老早被肯定的。近年來,華人教會亦有愈來愈多的宗派願意承認女性牧養及餧養的恩賜,相繼予以按牧、領導、講道等機會。筆者這兩年間亦分別應邀在具有中、港、台三地背景的事奉人員中,講論有關聖經中女性事奉的課題。
神創造人類時,是照著祂的形像造男造女(創一27),雖然經過罪惡污染的人類歷史、民族與文化,帶來了兩性相處上的許多傷痕,但感謝神的救恩,我們無論男女都可以在基督耶穌裡成為一了(加三28)。就算某些宗派有礙於其傳統、禮儀、組織、制度等發展,令姊妹的事奉仍有不少局限,但每當筆者想到主耶穌提醒我們,將來到天上我們都如天使一樣沒有性別之分(可十二25),所有性別帶來的困難也只是我們在地上短暫人生中所要積極面對與學習的功課。踏入新世紀,我們該如何在兩性相待的事上,作個和睦之子!(林後五18)
親愛的新世紀女性們,讓我們齊來為神造我們是女性而慶祝。因為在角色上,我們可以選擇作單身貴族、也可以選擇作男性的妻子及孩子的母親。在事奉上,我們可以按神所賦予的恩賜,作女領袖、女牧者、女講員、女主管…..等。這一切都是以前世代所不易享有的,巴不得我們更加珍惜、更加努力,愛主愛人,如底波拉的祝禱說:「耶和華阿…..願愛你的人如日頭出現,光輝烈烈!」(士五21)
滕張佳音。〈我為自己是女性來慶祝!〉。《基督教週報》。教會之聲第1907期(2001年3月11日),頁1。
轉載自:http://www.christianweekly.net/2001/ta3163.htm
滕張佳音〈如鷹高飛〉《道在今日:10位牧者精選給你的10篇講章》

上帝的道是永恆的,傳道者從永恆的道中,講出適切此時此地的道。講道必須適切此時此地,聽道者從聆聽適切此時此地的道,認信上帝的道是永恆的。十位牧者各自精選一篇講章,讓我們得見原為當時當地而宣講的道,因源自永恆的道,竟能在此時此地,再一次光照我們。道在永恆,也在今日。
1.如鷹高飛
作者簡介:滕張佳音博士-建道神學院跨越文化研究系副教授、教牧及專業進修學院長。
《華人女教牧今貌──香港、台灣、北美三地統計研究》帶來的啟迪

於九七回歸前,筆者曾以公元二千福音運動婦女組(Women's Track of AD2000 & Beyond Movement)東北亞洲區代表的身份,進行了一項香港女教牧問卷調查,以了解六四事件之後、九七回歸之前,香港教會人才嚴重流失、領袖層青黃不接之大形勢下,香港女教牧的狀況及領導擔子如何。是次普查只收了二百九十九份回卷,佔當時全港估計的八百七十一位女教牧近三成半(34.3%),並於一九九六年三月一日發佈了〈1996香港女教牧普查〉的統計結果。
華人女教牧今貌──香港、台灣、北美三地統計研究

過去華人教會在討論女教牧議題時,多從聖經釋經、神學立場、歷史回顧、個人經歷、觀察分析,甚至加上地區性及教會性的文化傳統予以詮釋,不時帶著各人的情意結作各自表述。故在敏感的議題上,常常難以達至共識。「2009香港教會女教牧問卷調查」乃由建道神學院與全球基督徒婦女網絡香港分會委託香港教會更新運動協助,於2009年11月至2010年初以問卷形式向香港女教牧作全面的調查並統計分析。
香港教會女教牧點升「呢」?

講題:2009香港教會女教牧問卷調查—香港教會女教牧點升「呢」?發佈及分析問卷調查結果
講員:滕張佳音博士
語言:粵語
日期:2010年6月21日
性質:研討會
主辦:建道神學院
地點:宣道會希伯崙堂
溫柔的勇者:剖析男女彼此同工雙贏祕笈

由全球基督徒婦女網絡香港分會於十月十二日下午假帝景酒店舉辦專題研討會「溫柔的勇者」。聚會由全球基督徒婦女網絡香港分會顧問滕張佳音博士及執行委員梁林天慧博士擔任講員,有接近百名姊妹參加。就「溫柔的勇者」的講題,滕張佳音博士。
適婚而未婚,怎辦? !

其實,一個人能結婚與否取決於神的帶領。 然而除了神的旨意外,其中也牽涉到人的領受與取向。 而在教會中,未婚的弟兄姊妹多不願意接受獨身的說法,只說現時仍是單身去形容自己的狀況。 為什麼弟兄姊妹會害怕用獨身這詞彙? 因為適婚而未婚的過程中委實有很多挑戰,而我們害怕去面對這些挑戰,加上來自父母親友各方面的壓力和環境的衝擊,造成我們心理上的困難。
上帝的女兒們當自強

聖經記錄了歷代許多上帝的兒女們佳美的腳蹤,她們曾在家庭苦困中克盡母職及婦道、又在卑微貧乏的環境中堅持操練敬虔生活、並在身處危機中勇破難關。「我本軟弱主剛強」,在困難逆境中更經歷上帝的恩典,也更提煉我們堅毅豐盛的生命素質。上帝的女兒們當靠主自強!
我為自己是女性來慶祝!

神視女性為祂盟約的一分子。在舊約的族長時期,女性也可以與男性一同參與敬拜、一同聆聽律法(申卅一12 )。神又興起傳講祂話語的女先知米利暗(出十五20)、底波拉(士四4)、戶勒大(王下廿二14);無論男女均可許願作拿細耳人(民六1)。箴言卅一章備受稱讚的才德婦人活現在路得、哈拿、亞比該、以斯帖等人身上。約珥先知預言末後的日子,神要不分性別地將祂的靈澆灌在祂的僕人使女身上(珥二28~29 )。
男女大不同

回想結婚之前,我已一個人快快樂樂地生活了四十六個年頭,而且從二十歲出頭開始,亦不時單人匹馬往返北美洲及亞洲等地;及至信主後不斷有機會擔起領導和主管級的事奉角色,很少遇到因性別而來的歧視。因此,我一向所認識的自己也算是屬於客觀、理性、開明、穩健、獨立果斷之類,有時與男性合作多了,甚至忘記了自己是女性;加上在所遇的弟兄中,也有些性格較怯懦倚賴、優柔寡斷的,更覺得必須要以個別的獨特性向及恩賜表現來看待各人,而不能純以性別來予以區分,倉促地把人定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