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 Views

幸福傳聲基金會BlessVision Foundation

【幸福感】

陳祺萱:「剛才聽見Ricky一直分享上天對我,或者上天,其實這個上天對於Ricky你這樣強的人來説,可能看透了許多事,有或沒有,對於你的生命有沒有不同呢?」

司徒永富:「最大(的不同)就是幸福感。」

陳祺萱:「是來自這個信仰給你的?」

司徒永富:「來自信仰,讓走的過程當不孤單,作為活在肉身裡裏面的一份滿足感,而這份滿足感沒有經過…… 我們會咒詛一些人,你做這麼多陰質事,小心生仔沒有屁股!有許多人,不能夠坦蕩蕩地接受自己當下,可能做得好或做得不好。

不過我自己有一句金句,我可能會好心做了壞事,會的,但我不斷提醒自己,總之沒有一刻我是刻意做不好的事!我可能會傷害了別人,但希望你明白我真的沒有存心傷害你的。」

江慧楓:「即是不存惡意。」

司徒永富:「是的,就是因為這份滿足感,能夠面對自己,旁邊的人會接納你,好日子、不好的日子,有人和你打邊爐,和你分享圍爐,最後,當自己,睡得好,吃得下,又能排出來,晚上能入睡,生仔有屁股,其實這對於我來說就是幸福感。」

江慧楓:「好像剛才你提到在軟弱的時候,可以拖著一隻手,感覺被陪伴,可能是身邊的人,加上你的信仰一直以來給你的幸福感。剛剛你也有提到我們的節目叫《點算幸福》,對於司徒永富先生來說,你覺得『幸福』,再多一些形容,具體多一點,你覺得應該是什麼?又或者會是什麼呢?」

司徒永富:「會是一種待人處事的心態,幸福一定和另外一位親人、兄弟很有關係,就是“感恩”,如果一個人沒有感恩的意念,其實他距離幸福很遙遠,因為他覺得所有事,世界欠了他,而且不足夠,於是只會埋怨,我想他的內心不能享受幸福。

如果你能懂得感恩,打個比喻,你進入廁所,發現有廁紙,很感恩,廁所竟然有廁紙!在於你的思考當中廁所是沒有廁紙的,所以你不會,俗語所說“老奉”,你不會take for granted(認為是理所當然的)。化成具體,你剛才提到很具體,有些口頭禪,有幾個,第一,經常說“唔該”,第二,經常說“多謝晒”,第三,經常說,如果可以的話,活在愛裏面,“唔緊要”、 “我愛你”,這四句,OK嗎?

“唔緊要”,即是別人可能做了有落差、對你有預期的,你能永遠用一種不緊要的態度,其實說出來也是,“唔緊要呀”!別人拿了你的東西,“唔緊要呀”!

對你至親的人願意說“我愛你”,做不做是後話,但你願意先說,尤其是我們中國人,“入棺材都不肯說”,這個是遺憾,希望說得出做得到。

第三,要說多謝,別人給你的,一定要說多謝,不是“老奉”。別人幫你做了的,一定要說“唔該”,這四句,很具體。」

江慧楓:「袋在身上。」

司徒永富: 「要的。」

陳祺萱:「好好用。」

司徒永富: 「因為我們會老人癡呆,哈哈」

江慧楓:「多謝司徒永富先生,多謝與我們分享,我們也有東西和你分享。」

陳祺萱:「這是我們馬來西亞的一位畫家,這幅畫意思 “得人如得魚”,知道你生命當中帶着一群人,你的生命祝福許多的人,希望你“得人如得魚”,這幅畫很特別的,當你倒轉看的時候,其實你會見到 Jesus face,你看見嗎?遠一點看,鼻哥、眼睛、面孔。」

司徒永富: 「是啊,原來是要用另一個腦子看的,我們習慣了這邊,要倒轉。」

陳祺萱:「凡事都有兩面。」

司徒永富: 「沒錯。」

陳祺萱:「當我們覺得我們得人如得魚,很多的時候,你發現,其實一直耶穌在你身旁陪伴你。」

司徒永富: 「好極了,因為最近我會搬屋,要放在我新居,哈哈!」

陳祺萱:「相信馬來西亞的畫家 Alan Allen一定很開心,多謝你!」

司徒永富: 「多謝多謝!」

江慧楓:「多謝司徒永富先生!」

商業電台雷霆881《點算幸福》
逢星期一晚上
10:35 播放
—————————————————————
幸福專線:21552707 等您打來傾下講下
幸福專線預約Whatsapp :57207770 等您留言預約

支持「幸福傳聲基金會」︰https://bvf.world/捐款支持_donate/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lessvisionf…
網站︰
http://www.bvf.world

【開一扇窗】追光體驗

【開一扇窗】追光體驗

我曾看過極光的相片,十分迷人和吸引人,一直有一睹北極光風采的心願。極光出現時通常有一條或以上,縱橫和粗細不一的綠光線,這些光線有些呈現像綠絲帶,隨意舞動著的優美形態,有些則將整個天空染成了光亮亮的綠色,十分壯觀。

成為更好的人|靈之水滴

主題:成為更好的人|靈之水滴
講員:司徒永富博士
語言:粤語
經文:你要盡心、盡性、盡意、盡力愛主 - 你的神。其次就是說:「要愛人如己。」再沒有比這兩條誡命更大的了。(馬可福音12:30-31)
日期:2023年11月12日
製作:真正傳播

【開一扇窗】植物生長與人的成長

【開一扇窗】植物生長與人的成長

沒有種植經驗的我們,記起看過在加拿大居住的朋友,他家門前的草地鬱金香盛開的照片,心裏十分羨慕。去年我們在加拿大的一間連鎖店看到鬱金香的種子,便買下來,抱着嘗試的心態,跟著包裝盒上的指示,丈夫細心地把一顆顆比栗子大一點,直徑只有一吋半的鬱金香種子埋在泥土裏。

夸父追日|靈之水滴

主題:夸父追日|靈之水滴
講員:司徒永富博士
語言:粤語
經文:我又轉念,見日光之下,快跑的未必能贏,力戰的未必得勝,智慧的未必得糧食,明哲的未必得資財,靈巧的未必得喜悅,所臨到眾人的是在乎當時的機會。(傳道書 9:11)
日期:2023年10月30日
製作:真正傳播

記得 · 別人記得你|靈之水滴

主題:記得 · 別人記得你|靈之水滴
講員:司徒永富博士
語言:粤語
經文:那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了,當跑的路我已經跑盡了,該信的道我已經守住了。從此以後,有公義的冠冕為我存留,就是按著公義審判的主到了那日要賜給我的;不但賜給我,也賜給凡愛慕他顯現的人。(提摩太後書4:7-8上)
日期:2023年10月15日
製作:真正傳播

羅素的火雞|靈之水滴

主題:羅素的火雞|靈之水滴
講員:司徒永富博士
語言:粤語
經文:你們只當說:「主若願意,我們就可以活著,也可以做這事,或做那事。」(雅各書4:15)
日期:2023年10月2日
製作:真正傳播

【EQ在線】心理照顧者

【EQ在線】心理照顧者

我想起香港的護老院有很多冒險助人的照顧者。香港人口老化,超過六十歲的可能已經有一百五十萬人,老人院的絕大部份員工卻是缺乏心理培訓的照顧人員。在COVID的日子,在院舍照顧老人更是一種很有挑戰性及冒險性的工作,不易聘請且難以挽留員工。

【EQ在線】真的沒得救?

【EQ在線】真的沒得救?

自從寫了今年六月五號那篇「第三日」的日記,我至今已經連續寫了「耶穌的頭幾個神蹟」的反省,我建議每天看日記的讀者們,長期輯錄這些神蹟的反省短文,然後找機會傳送給沒有信仰的朋友,在邀請他們參加教會聚會之前再先看一次。

Cultural Divide

Cultural Divide

Born in Vietnam, my siblings of six including myself, lived in a Chinese town called “Cholon”. Cantonese was the business dialect that even the native Vietnamese learned to speak. Many of the Vietnamese natives sent their children to Chinese schools.

【小趣奇遇】民族之間文化的差異

【小趣奇遇】民族之間文化的差異

我父母親年輕未婚時來自潮州;但我們六個兄弟姊妹都是出生於越南。全家一直住在華人聚居最多的「堤岸」。華人都是做大小生意為生的。連本地越南人都學會說粵語,特別需要在生意上能用粵語溝通,他們也讓自己孩子去華文學校讀書。

洪順強牧師

洪順強牧師

●裝備及事奉
1981年--1985年 於海外神學院接受四年全時間神學訓練
1985年--1992年 在順寧道平安福音堂任傳道、後被按立為長老
1992年--2019年 任溫哥華短宣中心總幹事共27年,培訓基督徒廣傳福音
2006年至今 被推選為國際短宣使團 (義務) 總幹事,經常到各地講道及培訓

田森傑牧師/博士

田森傑牧師/博士

作者

■ 現任:
▪︎美國加州羅省聖經宣道會主任牧師
▪︎國際短宣使團國際董事及洛杉磯區代表
▪︎基督教活現事工董事
▪︎美國培靈神學院講師
▪︎國際醫藥大學武術客座教授
▪︎全美高校太極聯盟有養太極主任
▪︎美國南加州與全美中醫師針灸執照

滕張佳音博士

滕張佳音博士

國宣創辦人

滕張佳音博士為香港基督徒短期宣教訓練中心首任總幹事(1988-1996),並於1991年創立國際短宣使團並兼任義務總幹事達15年(1991-2006)等。無論在宣教佈道訓練、佈道宣講、在世界各地推動長宣短宣,及致力神學教育、護教辨靈等,她均不遺餘力。

陳志賢、陳梁頌玲醫生伉儷

陳志賢、陳梁頌玲醫生伉儷

作者

陳志賢醫生,1983年信主,1985年受洗,曾任青年團契導師及教會執事,多年來均為香港短宣中心及牧職神學院校醫;陳梁頌玲女士,1985年信主,1988年受洗,曾任團契導師、兒童主日學校長及教會執事。2022年7月定居加拿大,開始擔任「國宣訓練講師」。

鄺偉志、鄺黃麗明牧師伉儷

鄺偉志、鄺黃麗明牧師伉儷

作者

● 鄺偉志牧師
現任澳洲基督教播道會靈福堂粵語事工牧師;現任義務崗位:悉尼短宣中心義務佈道訓練講師、澳洲粵語校園事工義務顧問牧師、國宣佈道訓練講師

● 鄺黄麗明傳道
現任 Fairlea Aged Care (Harris Park & Rosehill, Sydney) 院牧;義務崗位:悉尼短宣中心義務佈道訓練講師、國宣佈道訓練講師

黃雪卿老師

黃雪卿老師

作者

希華文化交流中心董事,生於香港,1996年隨夫(黎富文) 前往以色列進修,及華人教會協助事奉,育有一子以樂,希望整合和傳承在這裡生活經驗,將聖經更真實的一面,帶回基督徒世界,豐富你們對聖經的明白。

余德淳博士

余德淳博士

「余德淳訓練機構」總監及講師
香港婚姻及兒童啓導中心主席
那打素全人健康持續進修學院委員
Healing Joy Association 創辦人及顧問
香港短宣中心董事會副主席及總幹事助理(義務)
國際短宣使團國際董事

李志成傳道 / 博士、李黃嬋英師母

李志成傳道 / 博士、李黃嬋英師母

○2023年夫婦同心受邀到紐約短宣中心 NYSTM 服侍,全面投身福音訓練及遍傳事工。李傳道任中心拓展部主任,李師母作義務同工

○上任後分別負責撰寫《真理報》每月專欄「叱吒風雲」(以大自然見證創造奇工) 及「小趣奇遇」(以個人及家庭信仰經歷見證真神)

鄭媛元博士

鄭媛元博士

作者

■ 信仰:
o 2005 年於北美浸信會溫哥華信友堂受洗歸主
o 曾任教會出版事工同工,教會堂刊編輯,信友之家組長,區導師
o 2014 年回國,在教會中建立並帶領小組;FAR 海歸事工;校園事工;個人關懷輔導
o 2018 年蒙召,奉獻作宣教士

司徒永富博士

司徒永富博士

作者

司徒博士是一個熱心的基督徒,自覺應在職場活出使命人生,因此無論商業世界 競爭有多大、工作有多忙,他仍然堅持修讀神學課程,探索人生道理,並把信仰 理念融入企業管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