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太人教育:從幼兒到大學模式
主要學習與人溝通、引發好奇心和如何查找問題,他們大力鼓勵學生勇於嘗試,敢於冒險,學習從失敗中吸取教訓,同時不主張體罰;中學階段則較學術性,啟蒙思維,令學生明白事理,多角度思考問題,不固步自封。若果孩子說將來想當巴士司機,你會如何面對?
分類: 視頻
文章
文章
【聽亞雪講以色列】猶太人的教育(二)(粤語/華語)
猶太人的教育是學到老,有教無類的教育
*90多歲老人仍在大學圖書館看書,60多歲退休人士仍修讀碩士
*家庭教育:安息日和節期
*應許地的觀念/國家觀念
文章
【聽亞雪講以色列】猶太人的逾越節和華人的春節(粤語/華語)
猶太人的逾越節和華人的春節很相似
* 滅命天使—滅命年獸
* 除酵清潔—大掃除
* 逾越節晚餐—團年飯
* 無酵餅—年糕
失落十個支派,除了瑪拿西支派在印度,其他是否在開封?包青天是否猶太人?
文章
帶你漫遊以色列:探訪本古里安和依蘭拉蒙
今天帶你去以色列南部兩個地方,順道探訪以色列的兩位國家英雄:以色列第一任總理本古里安(Ben Gurion),和以色列第一位太空人伊蘭拉蒙(Ilan Ramon),我們先去Sde Boker,然後去拉蒙峽谷(Makhtesh Ramon)
文章
帶你漫遊以色列:南地別是巴(Negev Beersheva)
1977年11月19日,埃及總統薩達特探訪以色列,刻意要求探訪別是巴,
猶太教、伊斯蘭教和基督教這三大一神宗教,都是源於亞伯拉罕的。
但1917年英國跟土耳其打仗時,水井被土耳其炸毀,剩下亞伯拉罕這個井。
亞伯拉罕一生之中有十個試煉,第一個試煉中,神要求他離開吾珥,
離開自己的國土和民族,目的是要求他放棄過去;
而最後的一個試煉,要求他獻他唯一的兒子以撒,目的是要他放棄將來,
亞伯拉罕在「沒有過去、沒有將來」情況下,唯有緊緊依靠神。
文章
帶你漫遊以色列:大使命山(Mt Arbel)
異象和使命是讓我們能活下去的動力。有些人放棄自己,苟延殘存,得過且過,那是因為沒有異象和使命。你的使命又是甚麼?2020年雖然過去,但2021年也不見會好過,但不要放棄,好好完成神給我們的使命。無愧見主面。
文章
幸福感 ~〈 點算幸福 〉專訪 司徒永富 Part 9
陳祺萱:「剛才聽見Ricky一直分享上天對我,或者上天,其實這個上天對於Ricky你這樣強的人來説,可能看透了許多事,有或沒有,對於你的生命有沒有不同呢?」
司徒永富:「最大(的不同)就是幸福感。」
陳祺萱:「是來自這個信仰給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