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說以色列】三個死結和二個不爭的事實
444 Views

作者:黄雪卿老師

 

有人邀請我寫以巴為題的文章,起初是沒有動力寫,因為以前曾寫過,但發覺於事無補,這可能是人有鋤強扶弱的心態,改不了他們的想法,不然就是被人質疑:「你知道多少?」「你了解兩邊人民的困境嗎?」這也是事實,這兩個民族的恩怨情仇,我們外人又知道多少呢?正如有一位在以色列的長老,被國際一間電視台訪問,他的回答妙絕:「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兩兄弟的恩怨,我們外人最好不要插手他們的家事。」

可能有人不知道,阿拉伯人是以實瑪利的後代,猶太人是以撒的後代,他們同是亞伯拉罕的兒子。我聽過一位阿拉伯人稱自己是以實瑪利的後裔,可不是我說啊!有一次去土耳其旅遊,遇到當地人行割禮,原來他們是13歲行割禮,因為創世記17章25-26節「他兒子以實瑪利受割禮的時候年十三歲。正當那日,亞伯拉罕和他兒子以實瑪利一同受了割禮。」

今天(2022年4月19日)看新聞,以色列空襲迦薩,報復哈瑪斯向南部發射火箭,這跟去年一模一樣,歷史又在重演,去年聖殿山在齋戒月發生衝突,當時再加上謝赫賈拉區的問題,才引起衝突。令我更不想寫這文章,因為以巴問題本是一個死結,多少任美國總統,多少任以色列總理,連巴勒斯坦最有影響力的亞拉法也逝世,仍然未能解開這死結,這個結必須留待這兩個民族都認可的「彌賽亞」才可以解決。然而按著聖經的啟示,彌賽亞在二千年前已經降臨,就是我們所相信,所尊崇的主耶穌基督(救世主)。若果以巴問題真的解決,這也是進入末世的時候了。

以巴問題有三個死結:

1. 難民問題

約旦的巴勒斯坦難民是因為獨立戰爭而產生的,當年,阿拉伯盟軍呼籲住在以色列的阿拉伯人要往約旦避難,待戰爭結束才回去,但結果是他們從此回不去了,而仍然留在以色列的阿拉伯人,就成為東耶路撒冷的居民,時間一晃,已經七十多年,在約旦的阿拉伯人為何仍然是難民?因為他們被人當作政治棋子利用,用以控告以色列,現在那裡是仇恨醞釀的地方,是恐怖分子的集中地。

2. 領土問題

聯合國在1947年11月29日討論分治方案,阿拉伯國家全部反對這方案,但當時以三分之二的大比數通過這方案,在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一方宣佈立國,隨即引起阿拉伯聯盟攻打以色列,剛剛立國的以色列,卻神蹟般打贏這場獨立戰爭,經過數次中東戰爭,巴勒斯坦的分地一點一點失去,現在兩方回到和平進程談判的桌上,巴勒斯坦要求回到1947年分界,有這可能嗎?

3. 耶路撒冷歸屬問題

另一個死結,耶路撒冷是伊斯蘭教第三聖地,但她同時是猶太人第一聖地,所以,她應該歸屬於誰呢?

我們也要認清兩個不爭的事實:

1.以今天以色列的國防實力,巴勒斯坦人實在是以卵擊石,明知不可為而為之,你是聰明人,也知道後果如何!聖經路加福音14章31-32節,主耶穌說:「或是一個王出去和別的王打仗,豈不先坐下酌量,能用一萬兵去敵那領二萬兵來攻打他的嗎?若是不能,就趁敵人還遠的時候,派使者去求和息的條款。」

2.以色列認為哈瑪斯,聖戰組織是恐怖份子,是無法跟他們談判,因爲他們只有一個目的,就是將以色列人全部趕到地中海去。

跟著以下數期,我不想評價什麽,我只是想從歷史中一些事件,為何演變今天如此局面,在聖經中的預言,將會如何走向,與大家一一訴說。

此文曾刋於《真理報》(美東版) 2022年7月。
https://nystm.org/nytm0722-10/

【聽亞雪講以色列】馬太福音22:1-14,有關娶親的筵席比喻,是什麼意思?被邀請的人,為什麼要淩辱僕人,甚至殺死僕人?而不來筵席,就要發兵燒毀他們的城是什麼意思?

馬太福音22:1-14,有關娶親的筵席比喻,是什麼意思?被邀請的人,為什麼要淩辱僕人,甚至殺死僕人?而不來筵席,就要發兵燒毀他們的城是什麼意思?

滕張佳音博士

國宣創辦人

滕張佳音博士

▪︎美國芝加哥三一福音神學院文學碩士(宣教)及教牧學博士(宣教學)
▪︎前建道神學院跨越文化研究部副教授
▪︎牧職神學院榮譽創院院長
▪︎國際短宣使團創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