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 Views

69 聽亞雪講以色列:罪如何進入世界—來看以哈問題 (創世記 2:17, 3:7-13)為何今天世界弄到如此地步?真的邪不能勝正嗎?

更正:最後一張相片,是以色列士兵在十月八日,收復失地,發現他們父母已死在哈馬斯槍下,在隱密地方收藏了兩個嬰孩,不致被恐怖份子發現。(不是在加沙戰場發現,是在以色列境內的集產農場發現) 在此,謹此致歉。

黃雪卿老師

黃雪卿老師

作者

▪︎貝爾謝巴便古利安大學考古聖經近東研究系聖經碩士
▪︎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考古系博士生
▪︎希華文化交流中心董事
▪︎2022年3月與丈夫黎富文牧師從生活了廿五年的以色列移居塞浦路斯 (聖經時代的居比路);夫婦均開始擔任「國宣跨文化訓練講師」

【聽亞雪講以色列】逾越節、除酵節、初熟節的次序,和神救贖計劃的關係(粤語附中文字幕)

正月14日星期四是宰羊羔的日子,也是主耶穌釘十架的時候,晚上他們吃逾越節晚餐,猶太人稱為Seder,當時主耶穌已經埋葬了,第二天15日星期五為除酵節第一天,是節期安息日,也星期五的安息日,16日星期六為初熟節,之後星期日是「安息日次日」,是獻搖祭的日子,也是主耶穌復活的日子。

【聽亞雪講以色列】除酵節怎會在逾越節晚餐之前呢?(粤語附中文字幕)

馬太福音26:17、馬可福音14:12、路加福音22:7
三卷福音書都記載除酵節在逾越節晚餐之前,怎麽可能?
逾越節晚餐的晚上是安息日,為何他們可以捉耶穌呢?
主耶穌是提前吃逾越節晚餐嗎?
(#62的視頻有解釋甚麽是安息日和節期安息日,什麽是預備日,古代的以色列人在過節期間, 住在那裡?)

【雪說以色列】基布茲 Kibbutz

【雪說以色列】基布茲 Kibbutz

驟看「基布茲」這個名詞,真不知道這是什麼東西?台灣翻譯為「集體農場」或「集產農場」,而中國把它翻譯為「人民公社」,正是將它的意思翻出來了,「基布茲」所有成員,是以共產思想來生活,沒有私人財產。

【雪說以色列】之五個 回歸潮 (Aliyah)

【雪說以色列】之五個 回歸潮 (Aliyah)

希伯來字Aliyah,意思是「上行」的意思,猶太成年男子一年有三次會上耶路撒冷過節,稱為「上行」,而詩篇120-134,總共15篇,也稱為「上行之詩」,因為在過節時,往耶路撒冷的路上,或登上聖殿階梯時,都會誦讀這些詩篇,今天卻指猶太人回歸以色列,稱為Aliyah,用現代術語即是「移民」。

【雪說以色列】聖殿被毀後,猶太人何去何從?

【雪說以色列】聖殿被毀後,猶太人何去何從?

在公元70年聖殿被毀後,很多人以為猶太人從此在以色列消失。事實上,猶太人往哪裡去呢?當年,屬於奮銳黨(Zealots)的九百六十名猶太人避走馬撒大,最後他們寧死不屈服於羅馬政權而集體自殺,這場革命在公元73年告終。如果你有機會遊覽死海的馬撒大 (Masada) 時,導遊會詳細告訴你們當年的戰況。

【雪說以色列】以色列人與阿拉伯人

【雪說以色列】以色列人與阿拉伯人

講這個題目之前,我們先解釋一下猶太人與以色列人的分別,當年亞伯拉罕離開家鄉吾珥,轉輾來到迦南定居,當時的迦南人稱他們為「希伯來人」,原文意思是轉移,遷移,經過的意思,因為他們是從兩河流域遷移過來的。後來,雅各一家因為饑荒而遷到埃及,漸漸人口多起來,於是他們被稱為「以色列人」,因為雅各另一個名字叫以色列。(創32:28)

【雪說以色列】「巴勒斯坦」起源

【雪說以色列】「巴勒斯坦」起源

「巴勒斯坦」源於羅馬帝國的時候,當時哈得良平定猶太人第三次革命,[1]為了使猶太人忘記以色列,他廢除猶太行省,將以色列改名為巴勒斯坦,這名稱源於《舊約》的「非利士」,事實上,當時早已沒有非利士人了,只是引用名稱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