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日記談到幫助病友及長者掌握自己的生存優勢,提升自己對生命的熱愛。今天我想參考另一位大哲學家維特根斯坦的真實哲理,他提醒我們要區別生命中有那些無法彌補的問題,故此,不應該浪費時間去想:「我曾經在過去不珍惜學習的日子……」,「我曾經花費了很多冤枉錢在某些生意上……」,「我曾經責怪現在已逝世的某些親人……」等等。
這些都是一個病人或長者耿耿於懷的心事,從他們的表情看出他們仍然很沉溺於長期的懊悔中。
心理照顧,就是坦白告訴對方我們應該放時間在能夠得到收益的問題上,例如「打個電話對正在考試的孫兒說些祝福的話」,「今天想聽一首很勵志的聖詩」,「找鄰座剛康復的舍友說上帝愛他」,「留意最近有一個旅行的通告想想重遊舊地……」
聖經有值得我們思考的慈愛的話:「耶和華有憐憫,有恩典,不輕易發怒,且有豐盛的慈愛。祂不長久責備,也不永遠懷怒。祂沒有按我們的罪過待我們,也沒有照我們的罪孽報應我們。天離地何等的高,祂的慈愛向敬畏祂的人也是何等的大!東離西有多遠,祂叫我們的過犯離我們也有多遠!」(詩篇103:8-12)
想「上帝的慈愛向敬畏祂的人也是何等的大」,我們的心歸回上帝,就可以得安寧。
今早喜樂團Lillian分享:越來越覺得,神透過護心喜樂團讓一班癌症同路人聚在一起,是要藉著一個「生命影響生命」的進程來讓人經歷祂的愛和實在。從起初確診患癌以為天塌了下來,但當遇上同路人,發現原來可以有另一種態度和角度去面對癌症時,頓然醒覺,其實自己也可以活得不一樣。
我在「舍下」認識了很多生命戰士,他們教會了我很多,原來除了喜樂的心, 感恩的心也同樣是一劑良藥。PET Scan報告結果正面,固然感恩,但報告不似預期也同樣感恩,因為他們會說:「感恩清晰知道要轉藥!」;指數合格可以繼續療程固然感恩,但指數不合格療程要暫停也同樣感恩,因為他們會說:「感恩可以暫停療程休息一下!」。
聖經說:「要常常喜樂,凡事謝恩;因為這是神在基督耶穌裏向你們所定的旨意。」(帖撒羅尼迦前書5:16-18) 記得以前牧者曾教導,跟隨主並非因為祂保佑我才信,而是一個終身的決定,不論是順境逆境,也定意相信我的好處不在祂以外,就常懷著感恩的心去領受神給我的一切。這兩星期我再次經歷類風濕關節炎發作帶給我的學習。雖然全身關節和肌肉發炎酸痛影響了睡眠,和出現心翳的感覺及呼吸不順,但我仍要感恩因為這是出於神的提醒,祂拍一下我的頭提醒我要停一下呢!
小時候玩「找不同」,現在要玩「找感恩」,相信定能找出不一樣的平安和喜樂,因為這是神在基督耶穌裏向我所定的旨意。
作者:余德淳博士為余德淳訓練機構創辦人及總監,為資深應用心理學及輔導學講師。榮獲香港第一屆優秀社工獎,為港大社會科學碩士、香港基督教輔導學院榮譽教牧學博士。香港短宣中心董事及總幹事助理(義務),國際短宣使團國際董事及常委。
余德淳。〈【EQ在線】想值得想的〉《真理報》(美東版) (2024年3月)。
https://nystm.org/nytm03241-2/
余德淳博士
作者/講者
▪︎「余德淳訓練機構」總監及講師
▪︎香港短宣中心董事會副主席及總幹事助理(義務)
▪︎國際短宣使團國際董事
【EQ在線】適應環境、開解自己、交託天父

我們要鼓勵長者思考今天的收穫,就是:「我有今天的精神力量」和「我有做一個忠誠人的光榮」。我很欣賞一位長者好友的十二字箴言:「適應環境、開解自己、交託天父」,說得真好!
【EQ在線】心理照顧者

我想起香港的護老院有很多冒險助人的照顧者。香港人口老化,超過六十歲的可能已經有一百五十萬人,老人院的絕大部份員工卻是缺乏心理培訓的照顧人員。在COVID的日子,在院舍照顧老人更是一種很有挑戰性及冒險性的工作,不易聘請且難以挽留員工。
【EQ在線】真的沒得救?

自從寫了今年六月五號那篇「第三日」的日記,我至今已經連續寫了「耶穌的頭幾個神蹟」的反省,我建議每天看日記的讀者們,長期輯錄這些神蹟的反省短文,然後找機會傳送給沒有信仰的朋友,在邀請他們參加教會聚會之前再先看一次。
佈道新世代:從個人佈道到使命信徒,從本地宣教到使命教會

書名:《佈道新世代:從個人佈道到使命信徒,從本地宣教到使命教會》
作者:滕張佳音、余德淳、柴樹良、麥鳳佩、鄺偉志、張國良等
出版:香港短宣中心暨佈道資源供應中心
年份:2014年